
職場信息
與領導相處的秘笈
尊重領導的理由絕大多數(shù)人都懂得,但不一定都能夠做得恰到好處。那么,如何才算是對領導的真正尊重呢?
要有領導意識
在機關工作經(jīng)常與領導打交道,甚至同甘共苦,同吃同住同勞動,彼此非常熟悉。也許有人認為,熟悉了關系好處,生疏時關系難處。實際上恰恰相反,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,生疏時處理起來比較簡單;熟悉了,倒是要特別講究分寸和藝術。
為什么呢?首先,和領導熟悉了,思想上容易松懈麻痹,變得不謹慎起來,變得隨便甚至“放肆”起來,話也多了,事也多了,一旦把握不住,許多問題和毛病就跟著來了。其次,領導對你信任了,使用的就多了,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智慧和知識儲備,就可能出現(xiàn)“江郎才盡”的窘境。
這里所謂“有領導意識”,就是不論你和領導的關系多么密切,領導就是領導,被領導就是被領導,這個意識要非常強。領導交辦的事情絕對不能馬虎,要認認真真,有板有眼地去完成,并且要有回音。此外,不能打著領導的旗號為自己辦私事,領導的事就是領導的事,自己的事就是自己的事,這要分得很清楚。
要有距離意識
距離產(chǎn)生美。人和人之間的交往,也不是一帆風順的。同人的命運一樣,沉沉浮浮,起起落落,有道是親近生狎昵,再好的關系,也應當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適當狀態(tài),否則便會失去尊重。
我們與領導的距離怎樣才算恰當?一是不摻和領導的家務。二是不迎合領導的嗜好。嗜好這個詞,多指不良的特殊愛好。領導也是人,是人就有自己的嗜好,這是很正常的。但是作為部屬,不能投其所好,刻意去迎合領導的嗜好,助長領導的不良嗜好,以致影響到領導的形象和威信。三是不傷害領導的面子。工作中無論出現(xiàn)什么樣的不同看法,無論有千萬條客觀理由,都要注意控制好情緒,不能和領導把關系搞僵了。
要有掩護意識
對領導的掩護意識,可以具體為“三個作用”:一是當領導不太清楚下面的事情,或者下面不太領會領導的意圖時,應多做溝通的工作,起到橋梁作用,使上下之間協(xié)調(diào)一致。二是當貫徹涉及諸如職級調(diào)整、紀律處分、進退去留等切身利益的組織決定時,應多做疏導工作,起到必要的掩護作用,不能動不動就把領導推到第一線,以使工作留有回旋余地。三是當領導的意圖與下面的實際情況不符而產(chǎn)生強烈反應時,應多做化解的工作,起到緩沖的作用,并及時查清情況,提出建議,力避產(chǎn)生對立情緒。
要有本分意識
怎樣守住本分?首先有一個認識問題,既能辦文、辦會、辦事,又能出謀獻策,為領導拾遺補缺,為下面排憂解難。但是,機關工作是服務領導,而不是實行領導;是輔助決策,而不是做出決策,發(fā)揮主觀能動性和創(chuàng)造性絕不是可以越權(quán)行事。所以,什么時間辦什么事,什么場合說什么話,要做到心中有數(shù)。總得來講,在領導面前,未經(jīng)核實的情況不能亂講,沒有依據(jù)的意見不能亂提;在機關不能炒作未公開的領導意見,不能背后說三道四;到基層講話辦事也要注意分寸,不能盲目迎合一些消極情緒。
返回 2015-09-10